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
||
|
||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城东中学 冯志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既要求彻底改变“时间加汗水”的旧观念,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必须保证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既“减负”,又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针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首先,要求老师要明确语文“教学大纲”及教学目的任务,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讲解分析有的放矢,布置练习量度适宜,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全方位、多层面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深入阅读,设疑问难,课堂上运用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教授课文时,采用“自学指路——设置问题——导读探究——讨论归纳——联想创新”等方法步骤,通过教师的精讲,学生的精炼,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第三,要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整体优化。教师在提问题、布置练习、批改作业、解答疑难等过程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不歧视、不打压、不挖苦,发现其小小的闪亮点就大力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理解信任和百般的呵护。在设置作业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开动脑筋,让他们感受到不怕出现错误,只要有创新精神,勇于回答问题,就会得到赞扬。这样,学生感到跟老师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潜能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四,要求教师每教一个知识点,都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问题。只有理论结合实际,研究探索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学习汉语知识的每一部分,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或作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举实例并加以解决,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办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从而理解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进行自我熏陶和自我教育。 第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创造至关重要。教学活动决不单纯是认识性活动,而应该是认知结构与情感结合的联合体。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青少年欣赏习惯改变,教师应不断地创造适当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生情、悟道。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课堂明朗、轻松、愉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浓烈和谐的教学气氛既可以使师生双方同处在精神高度亢奋的状态之中,也可以把两者导入智慧的交流之中,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第六,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并不在于课堂上的讲课是否精彩,而要看指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应该刻意追求的是怎样当好训练学生提高能力的导演和教练,而不是下功夫完善教师个人的“表演”形象。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只有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当,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总之,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发挥的是组织、指引、激励、评价等等主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如鱼得水,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益。 第七,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既激化学生的情趣,又可以使书本上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学生的细致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先在黑板上挂上周总理的遗像,并向学生放映“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关盘,那种低沉、哀鸣的乐曲声以及人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使整个教室充满凝重肃穆的气氛。此时,教师抓住时机饱含真情地含泪吟诵此诗,使学生在低声的抽泣中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入情入境,为学好课文、把握感情基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主导性、民主性、生动性的原则,即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师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
版权所有©吴川市城东中学 地址:广东省吴川市大山江街道城东中学 电话:0759-5232105 邮箱:wcscdzx@163.com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