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物理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 |
||
|
||
培养初中生物理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 吴川市城东中学 张杰胜 邮编:524500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初中物理课标的要求是吻合的,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由现象到物理模型的过程,与初中物理课标所要求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教学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能力教学 引言 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不仅以具体表象为材料,而且也离不开鲜明生动语言的参与。物理形象思维就是以物理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物理表象是物理形象在人脑中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这些形象包括事物的物理宏观形象、微观形象、时空形象、局部形象、整体形象、静态形象、动态形象等。形象思维在学习物理知识中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对物质的结构,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的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学会运用物理形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1 加强感知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必须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让学生的头脑获得丰富的映象,这些映象就会转化为“表象”。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天地。初中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规律的探索实验不能重现,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如托里拆利实验,可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现出整个实验过程后,师生再共同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讨论大气压的数值。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过程、现象,深刻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自觉的迁移到所学物理知识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适时唤醒他们的记忆,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己感知过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图景,从而使学生回想起已有的物理形象。比如:在物态变化的一节的教学中就可以问学生,冬天和夏天用自来水管中的水洗手时,感觉水温如何,秋天的早晨过街天桥的桥面上为什么是湿的,等等。 2 强化想象训练 人们研究问题不可能事事通过实验,教学中也不可能总是从实验出发来研究问题。这时形象思维就成了客观世界与人的其他高级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它帮助人们在不与客观世界直接接触的条件下,运用逻辑思维和其他高级思维去研究问题。这是在学习和研究中常见的情形。如法拉第凭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用生动直观的磁感线来刻划磁场,从而将抽象的磁场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象问题。牛顿曾运用他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由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想到地球对遥远的月球的力的作用,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假设、猜想、设计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在解题训练中进行模型假设、过程假设、状态假设、条件假设、结论假设,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创新的天地间。例如学生头脑中有了关于磁场的正确的空间形象,他就可以运用这种形象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而不必再通过实验来求得结论。当学生能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时,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运动变化的鲜明图景。这就是想象力的形成。只有当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方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想象是最富有意义的形象思维形式,所以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学过重力后,可让学生想象“假如突然失去重力”后的情景,学过摩擦力后,让学生想象“没有摩擦的世界”,在解决实验与探究题目时,让学生想象实验的方案和过程,培养想象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描述的场景,画出简图,从而有助于题目的解决。现在好多的物理习题都是通过特定情境给出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能够想象出该情境,再根据物理规律来解题。 形象思维是对问题整体、概略和方向性的把握,重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呈现问题时,在定量分析之前,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定性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问题情景,构建典型形象,揣测物理变化的趋势。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象,然后再运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定量的结论。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把抽象问题形象化的技能技巧,例如怎样画简化题意图,怎样运用图形辅助定性分析等。同时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专题训练,对学生提出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严格要求,如解题一般要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即应有题意图,对题目所涉及的情景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如物体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等,论述问题应有必要的图形配合等,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纠正自己头脑中的错误形象,提高把抽象问题形象化的能力。 3 增强记忆能力 记忆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了知识的积累,才能顺利地学习。形象记忆是右脑的功能之一,加强记忆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发展。虽然说物理学注重思维方式,但有很多的定理、公式、定律、推导等,这些都要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物理的道理。物理思维在记忆中才能理清。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的贮备相对贫乏,他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善于从形象上去把握问题,一接触到问题,就企图立即建立有关的求解方程,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所以,针对所学知识设计模块式练习题,指导学生先根据问题想象其中的情景,构建出清晰的物理图景,尽可能画出简图来反映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及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在头脑中对有关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类比、整合,想象可能发生的情景,从而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形象的直感能力。例如凸透镜成像问题的教学中的相关公式历来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在学习这段内容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各种感觉倾向的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指导学生画成像光路图,制成表格进行对比记忆,总结出口诀记忆,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等等。 4 培养学术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点滴的生活中,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我们应引导学生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如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想到万有引力。瓦特从水蒸汽冲开壶盖中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还可以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使自己与思考对象的某种要素认同、一致,自我进入问题的角色并体验,产生共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阿基米德正是从自己跳到澡盆中洗澡时悟出了测王冠真假的方法,从而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机制,学生往往似懂非懂,可把自己比作电子,当自己在拥挤的人堆里不能自由移动时就是绝缘体,而在畅通的路上时就是导体。发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发展的立体辐射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对某个信息沿着不同角度去思考,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知识串联起来,再辐射出去。从而使学生思路灵活,思维拓宽。在物理教学的问题设计中,应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 5 开拓创新思维的培养 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授压强时,问人站在地面上与人躺在地面上,哪种情况下人对地面的压强较小呢?学生很快说出,人躺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小。然后笔者又问,如果你们前面是一片沼泽泥潭,人一踏进去就会陷进去,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安全渡过这片沼泽地?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有的说用一个大木板垫在身下;有的说在身上绑上救生圈之类的东西;还有的说在陷的地方要爬过去,减少人对沼泽地的压强。可见,让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6 结论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作为形象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天地。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训练,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实物给学生提供表象,激发学生思考。物理学所展示的物理现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要解决物理问题,要弄清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就必须感知物理情境,获得所研究问题的表象,并唤起头脑中己有的有关表象,将它们进行比较、重组和改造,最终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概括化的物理图景。形成物理图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物理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张亮,张敏,张开杨. 信息技术支撑下物理形象思维的培养[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 (09) . [2] 薛天福. 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教师, 2010, (12) . [3] 张敏,张亮. 物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首要策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8, (04) . [4] 张敏,周延怀. 物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物理教师, 2006, (02) . [5] 张敏,张亮. 信息技术支撑下物理形象思维培养的实践尝试[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8) . |
版权所有©吴川市城东中学 地址:广东省吴川市大山江街道城东中学 电话:0759-5232105 邮箱:wcscdzx@163.com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