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
||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改风行的今天,教师由过去注重“教”到现在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学生则由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主动求知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 当前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换言之,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视学生为发展的主体,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真义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挖掘其潜能,提高其自我建构的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那么,提倡学生“自主”,学生应当如何“主”?学生自主了教师做什么? 一 学生自主学习,首先从“自主”地阅读课文开始。对文章的解读,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准备好的课文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文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其次,学生自主地学习还体现在学生的大片交流、讨论争论这一环节上。而交流讨论的议题又常常集中在某些宏观的问题方面。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必须反映文本的教学目的、任务或重点、难点。另外,强调学生集体性交流,有别于“个别精英歧路亡羊式的‘自主’”,这应该不是课堂“自主”应有之义,有悖于语文教改的主旨和课堂教学的民主精神。 二 “先生在创造学生,学生也在创造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教”与“学”的思想和灵魂。况且,教育是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学生的自主活动与教师的主导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相辅相成,互动共进。倡导学生“自主”,决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教师的主导,相反倒是对教师的主导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 做好导引者。 倡导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学习发展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地学习,更高地发展。但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要相机导引、点拔,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异见,要尊重,要呵护;反之,则及时巧妙地“拨乱返正”,直至引向更高的层面。 2、做好组织者。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是学习过程的协调者。自主学习是有序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倾听与活动交流进行的,学生该静时要静,如静读、静思;该动时才动,如讨论、对话等。教师该讲的要讲,该放才放,放了要收。如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合作讨论学习要放;而对学生在某些无意义问题上的纠缠或在与教学主题无关的问题上的讨论,教师就要收,就要“控”,教师应指导学生沿着一种有效思维方试进行学习、讨论。 活动便于自主,静读也可以自主;合作便于自主,独思也可以自主。教师要协调好学习过程的动与静的节奏。 3、提供学习的方法。 知识、能力的获取最重要的人才途径是方法的取得,夸美纽斯说:“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一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但能不能深入下去,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授给学生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要的一环是适时适当提供策略。自主学习中的提供方法,贵在点而不透,言而不明,让学生自己思考,去“透”去“明”,否则有悖于“自主”的真谛。 语文教学的使命是造就一代高语文素质的社会公民,这也是教改的方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语文教学使命的途径之一。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他们实际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所需。 二○一二年二月 |
版权所有©吴川市城东中学 地址:广东省吴川市大山江街道城东中学 电话:0759-5232105 邮箱:wcscdzx@163.com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